基本情况: 第一次考,水保专业,属相近专业,未从事环评工作,也没接触过。而立之年,白天上班,晚上学习,上班时有时间看看电子版书籍,大概学习了三个月吧,没有详细算过。
学习制度:三个月,晚上差不多是8:30-12:00学习吧;白天上班有时间学习;周六日职能晚上学一会儿,白天家里的杂事加上孩子也学不成。
法律法规:看了两遍书,第一遍是刚开始的时候最先看得它,啥也没记住,第二遍是考前20天仔细看了一遍,800题做了做。
导则标准:看了一遍书;看了两遍环球的课件,觉得课件有条理,第一遍仔细看的,第二遍快速过的。只看不听,觉得讲的让人发困。 800题做了做。
技术方法:看了一遍书;看了两遍环球的课件,第一遍仔细看的,第二遍快速过的,3天看了将近300页。800题仔细做了。
案例学习:学了不到半个月(非全天),案例教材没看,太厚了没时间,主要浏览了下专家点评,没记住多少;仔细看了一遍50题;看了贾老师的真题解析电子版,每种类型看了3、4个题,时间紧没全看。
总体来说:成绩都不高,案例未过,虽然出成绩之前知道前三科应该没问题,案例悬,但还是给予了很多的期望,成绩出来后有些失望、郁闷,本来不想发帖,觉得没过没什么可发的,但还是想来论坛诉说一下,呵呵。只能明年再战了,总结了几点教训,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。
1.投入时间少。案例投入的时间太少只有15天,没有系统学习,属于临时突击。自己起点低,几乎是从不知道案例是干什么,环评报告怎么写起步的,所以整体水平较低。
2.忽视导则原文。没有看各种导则原文,应该是失利很重要的原因。导则原文对案例有很重要的作用,很多案例都是要按照导则的指导思想来答题的。
3.盲目迎合个人偏好。对污染类题有畏惧情绪,对生态类题觉得偏爱。污染类题是弱项、短板,没接触过,觉得很陌生,有一些畏难;而生态类,怎么都能答上,但答到采分点较难,不容易得分。
4.选题策略有偏差。考试之前就决定自己的选题策略是优先选择生态题、避开规划环评和验收、慎选污染型题。2013年没想到污染型题多,完全是污染类的就有4道,而验收类1道、生态类2道、社会类1道。验收类没有重点复习,也是失利的重要原因,2013年验收题应该得分很少。
5.考场发挥不好。总体看,案例考试时间紧张,考场上不够冷静,有着急情绪,直接导致的是审题不清。第1题验收调查,而自己偏向于现状调查;第3题,优化用水方案,看材料的时候有注意到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再利用,而答题的忘了;第4题机加车间的危险废物本来可以拿满分的题,却鬼使神差的做错了,这题与时间紧张有直接关系。
6.考试经验欠缺。虽然在论坛上看了一些过来人的经验教训,自己也吸取了很多宝贵经验,但由于是第一次考,考试经验还是不足,直接导致一些试题的错误。第1题,按初步调查结果,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?自己答了能,其实此题应该考查的是验收步骤和程序(有时候简单的题,不要自己搞复杂了)。还有就是推荐一种二甲苯、非甲烷总烃混合废气的适宜处理方式?自己写了“活性炭吸附+高架火炬燃烧”,觉得虽然没有催化燃烧好,至少也可以得到一半的分,但是多余在后面加了“用活性炭吸附二甲苯后剩余的非甲烷总烃通过燃烧处理”的解释。这个解释是错误的,活性炭不仅吸附二甲苯,也吸附非甲烷总烃,不可能通过活性炭吸附将二者分开,而且这两种气体都能够燃烧。估计这一解释,此题就是0分了。所以考场上对自己拿不准的切忌多写,尤其是一些特征污染物、废水处理方式、废气处理方式。
7.实践经验欠缺。没做过环评、没写过报告、没接触过这一领域,自然就谈不上实践经验。近年来考题越来越侧重于实践,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是一个挑战。总体看,对于生态类,由于所学专业与此有很大关系,感觉稍好;对污染类,实践经验欠缺尤其感觉明显,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,重点攻一下这方面的报告和案例。
就好像安娜卡列妮娜中说的“幸福的家庭都一样,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”一样,成功的经验都一样,而失利的原因各不相同、多种多样。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,但主要就是以上几点吧。
2014年备考的总原则是:加强污染型案例学习,兼顾生态型案例;重视案例教材和各类导则原文,争取在整体上有一个提高;重视真题、强化训练、提高答题速度。2014年案例选题原则是:生态型题与污染型题并重,慎选社会区域型题,不选验收类和规划环评类题。2014年案例临场原则:争取做到沉着冷静、认真审题、重点标记、语句精炼、拿不准的绝不多写(环评考试特点决定的,写不对倒扣分,很可能0分)。 针对以上情况,对2014年备考案例有个初步计划,在这里就不贴了,以上粗浅经验与大家分享,共勉2014年案例考试吧!
|